|
|
|
含油污热固载体热解焚烧自供能一体化的油泥处理技术 | 发布时间:2021-5-27 11:21:16 | | | | 含油污热固载体热解焚烧自供能一体化资源化技术是团队自主研发的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技术。解决了油泥热转化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的瓶颈问题,克服了关键设备的放大设计和串联集成的技术难题。已经获得多项中国发明专利。是目前国际领先的油泥处理技术。具有自供能、低成本、高收率、零排放等优点,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李爱民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废物能源化资源化研究所所长、大连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被德国船级社聘为联合国CDM 项目签约技术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与企业课题30 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0 余项。其余6位核心成员为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讲师、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废物资源化能源化研究所工程师。
该工艺包括回转式热固载体热解单元、热解残渣流化床清洁焚烧等单元,通过以上单元的集成优化设计,解决了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水、油、固三相结合力强,难分离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含油污泥的低温高效脱水干燥、干燥物料的热固载体高传热传质热解和热解残渣的清洁高效燃烧。该技术的创新性体现在:1)利用热固载体固有的传热速率快、可循环性、稳定性等优点,热固载体可以达到每秒上千度的传热速率,改变了传统的辐射传热方式,采用直接接触传热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在热解升温过程中油气的裂解;2)热解过程产生的半焦为燃烧炉燃烧提供能源,在燃烧炉燃烬后的热渣含有较高的热值,此热固载体重新导入热解炉中提供能源。基于此,该技术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辅助燃料的消耗,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本项目具备两大主要优势,一是彻底改变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全部设备均国产化;二是彻底油泥处理费用高、处理产物不达标、辅助材料消耗高的现状。相比于现存油泥处理技术,本项目的技术在投资、运行费用上有大幅的降低,抗市场波动性强,且本技术能源回收率高,副产物极少,污染物近零排放,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油泥处理新模式,一经推广,预期可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
|
|
|
|